《佛说吉祥经》
如是我闻,一时佛在舍卫祇陀园给孤独精舍,时已深夜,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,恭敬礼拜站立一旁,以偈白佛言:「众天神与人,渴望得利益。思虑求幸福,请求最吉祥。」
世尊如是答言:
勿近愚痴人,应与智者交,尊敬有德者,是为最吉祥。
居住适宜处,往昔有德行,置身于正道,是为最吉祥。
多闻工艺精,严持诸禁戒,言谈悦人心,是为最吉祥。
奉养父母亲,爱护妻与子,从业要无害,是为最吉祥。
布施好品德,帮助众亲眷,行为无瑕疵,是为最吉祥。
邪行须禁止,克己不饮酒,美德坚不移,是为最吉祥。
恭敬与谦让,知足并感恩,及时闻教法,是为最吉祥。
忍耐与顺从,得见众沙门,适时论信仰,是为最吉祥。
自治净生活,领悟八正道,实证涅盘法,是为最吉祥。
八风不动心,无忧无污染,宁静无烦恼,是为最吉祥。
依此行持者,无往而不胜,一切处得福,是为最吉祥。
本经经文很短,祇有几句经文和偈语组合而成,称得上是最短的佛经之一。经文的开端讲述了佛陀讲述《吉祥经》的因缘--佛陀在在舍卫祇陀园给孤独精舍,正值深夜时分,有一天神来到佛陀的住所,向佛陀请教如何才能做到最吉祥。针对这一天神的请问,佛陀用偈语作了回答。
佛陀的回答,看似简单,实际包含着深刻的内涵,若具体加以分析,包括以下内容:
一、远离愚人,尊敬贤者
佛陀在回答天神如何才能做到最吉祥时说,一个人若能远离愚痴之人,尊敬德才具备的贤者,那么他就能得到吉祥。佛陀回答神人第一句偈语说「勿近愚痴人,应与智者交,尊敬有德者,是为最吉祥。
佛教中所说的愚痴之人是指无法开启其智慧的人。佛陀认为,愚痴之人是前世造作恶业所导致的果报,这样的人难以度化。作为普通的学佛之人,本来就需要开启自己本具的佛性,如果与愚痴之人交往过密,不仅道业不能得到长进,反而有可能因受到愚痴人的影响也变得愚痴,因此,佛陀主张一个学佛之人应当经常与有智慧的人往来,这样你从智者那里能够得到很多教益。
中国有很多俗谚诸如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」、「跟着勤的没懒的,跟着馋的没攒的」、「跟着懒人学懒人,跟着师婆子下假神」等,都说明与甚么样的人交往时间久了,自己就变成甚么样的人了。中国古言也说:「与善人居,如入芝兰之室,久而不闻其香,与之化矣;与不善人居,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,亦与之化矣。」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。正是因为这种缘故,孔子说:「君子不重则不威,学则不固,主忠信,无友不如己者,过则勿惮改。」孔子所说的「无友不如己者」,并不是让我们看不起不如自己的人,而是要我们多与在各方面比我们好的人来往,我们能够从他们身上学到我们不具备的优点。
佛陀在本偈中还告诉我们,要尊敬有德行的贤者。我们恭敬尊重贤者的目的,是为了能够从贤者身上学到更多的优点,改正自己的缺点。这与偈语的前两句是相通的。孔子曾说:「见贤思齐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」,其意思就是让我们见到有德行的贤者,应当想到向他看齐;遇到那些德行不如我们的人,应当反省自己,看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的缺点。祇有当一个人不断从别人身上吸取优点之后,他的学问和人品才会变得更加完美。
二、择居而住,置身正道
佛陀在偈语中还告诉天神,一个人能够居住在适宜的处所,安住于正道,这是最为吉祥之事。佛陀在偈语中说:「居住适宜处,往昔有德行,置身于正道,是为最吉祥。」
佛陀之所以强调一个修行者居住于适宜的处所,是因为佛陀认为,环境对一个人的修行会有一定的影响。佛陀所说的居住适宜处,就是适合一个人居住修行的处所。适宜的处所因人而异,并没有绝对的标准。就中国佛教史来看,有高僧主张住在远离尘嚣的山林之中修持。所谓「大厦之材,出于幽谷,终不向人间得也。」也有高僧主张修行要住于尘世之中,能够「心远地自偏」,这就是佛门常说的「小隐隐于山,大隐隐于世」的道理。不论居住在何种处所,祇要有利于自己的修行就是最好的环境。
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对一个人会产生很大影响,中国有很多古人为了给子女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,多次搬迁住所。「孟母三迁」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:据说孟子小时候家离墓地很近,常常玩办理丧事的游戏,他母亲说:「这不是我可以用来安顿儿子的地方。」于是搬迁到集市旁边,孟子又做学商人卖东西的游戏。他母亲说:「这也不是我可以用来安顿儿子的地方。」又搬家到学堂旁边。于是,孟子变得喜欢读书、讲究礼仪,他母亲说:「这里可以用来安顿我的儿子。」他们就在那里住了下来。等孟子长大成人后,学成六艺,获得大儒的名望,君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。
作为佛教信徒,如果有适合自己的处所,再加上自己发扬自己的德行,安住于正道之中,就会得到别人的尊崇,这就是最为吉祥之事。
三、严持净戒,言语悦人
佛陀在偈语中告诉天神说:「多闻工艺精,严持诸禁戒,言谈悦人心,是为最吉祥。」佛陀认为,一个能够谦虚多闻的人,他不管学甚么技艺都能够精炼成熟。因为能够多闻的人,一定会十分用心记住别人的言教,容易很快成功。
佛陀还说,对一个修行者来说,要做到最吉祥,就应当严格持守各种戒律。戒律是长养一个人法身慧命的保证,也是令人不犯各种过患的准绳。如果能够严持净戒,修行就能保证正确的方向,才能取得修行的成功。
佛陀还谈到言语方面应当注意的问题。佛陀认为言语一定要温和柔顺,取悦于人。切不可妄自尊大,目中无人,口出狂言,伤害他人。佛陀在经典中强调了语言的重要性,在谈到口业时,佛陀要求弟子不说妄语、绮语,不两舌、不恶口。这些都是让弟子时时守护自己的口业,不说伤害别人或使人不高兴的话。为了说话不伤害别人,我们在说话前都要先考虑一下,切忌口无遮拦地到处乱说,否则就会引起是非之语,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。所以,我们在说话时,尽量要取悦于人,不要伤害别人的自尊。
四、恪尽人伦,从业无害
佛陀在偈语中说:「奉养父母亲,爱护妻与子,从业要无害,是为最吉祥。」在这句偈语中,佛陀讲述了一个人应当尽到世间的责任,而且要从事正当的职业来谋生。
作为子女,应当对父母奉行孝道,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奉养恭敬父母,让他们在晚年之时能够做到衣食无忧,精神愉悦。对于孝养父母,佛陀一直十分重视,并在诸多经典中加以论述。比如《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》、《佛说盂兰盆经》、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等诸多经典中,都讲述了孝道。佛陀在净业三福中也特别提到要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……」
尊敬孝养父母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历史上有很多关于孝道的故事和言论。比如在中国流传久远的「二十四孝」的故事,都说明了子女对父母的孝心。除了这些故事之外,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还特别强调了供养父母时,对父母态度的恭敬。孔子说:「今之孝者是为能养,至于犬马皆能有养,不敬,何以别乎?」意思是说,奉养父母关键要有一颗恭敬的心,如果心不恭敬,虽然供给父母衣食之需,与养狗和马没有甚么两样。
佛陀认为,作为人夫人父,应当爱护自己的妻子和儿女,让他们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。在一般的家庭中,丈夫是家庭的支柱,在家庭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。丈夫在家庭中是妻子和儿女的坚实依靠,所以,他应当多吃苦,也要让家人过得快乐。佛陀在很多经典中都谈到丈夫对妻子应当尽到的义务,如佛在《善生经》中说:「善生,夫之敬妻,亦有五事。云何为五?一者相待以礼,二者威严不阙,三者衣食随时,四者庄严以时,五者委付家内。」
对于关心爱护子女,《善生经》中认为,父母应当引导教育子女,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;要培养子女良好的品行,并对他们的优点适当加以赞叹;父母对子女的爱要体贴入微。
五、布施助人,行为无瑕
佛教六度是一个人修行菩萨道的基础,六度中的布施度,是让人舍弃悭贪的劣行。佛教认为,布施是为自己修福的最好途径。布施于人可以获得很大的功德,将来能够得到大富大贵的果报。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,布施是一种最好的品行,能够布施的人是具有慈悲心的人,而且他还能因为布施得到帮助别人的心理愉悦。他会怜悯众生的痛苦,帮助众生度过急难,这种品格正是佛教对学佛者的要求。佛陀在本经中所说的布施,不仅是对学佛者而言,而且要求普通的人都应当做到。
佛陀还要求一个人在六亲眷属遇到各种困难的时候,应当伸出援助之手,帮助他们度过暂时的生活难关。这种帮助其实也是布施于人的一种表现。能够帮助六亲眷属是一个人对其他人行布施的基础。在人情淡漠的现代社会,很多人对别人的冷暖漠不关心,也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利益甚至与最亲近的人反目成仇,这种缺乏人道的行为给人留下了揪心的回忆。所以,能够帮助众亲眷,布施他人,也是一种人性的回归。
佛在经中还强调一个人要品行端正,不能有各种被人诟病的瑕疵行为。虽然,从世间角度来讲,「金无足赤,人无完人」,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,都是在不断克服各种缺点和过错中培养自己的品行的。「行为无瑕疵」要求一个人在平时生活中,从言行举止等各方面都要严格要求自己,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品德高尚的人。这正是佛在偈语中说的「布施好品德,帮助众亲眷,行为无瑕疵,是为最吉祥」的内涵所在。
六、远离邪行,美德不移
佛在偈语中还说:「邪行须禁止,克己不饮酒,美德坚不移,是为最吉祥。」佛说,一个人能够做到以上三点,也称得上是吉祥之事了。佛陀首先要求一个人要远离邪恶的行为。佛教五戒十善主张一个人要严守戒律,多做善业,远离恶行。如果一个人做了邪行之事,不仅触犯了戒律,有的还会触犯法律,受到法律的制裁。
有人认为,小的邪行对人构不成多大的危害,因而造作了他们也不在意。殊不知,大的罪恶之事都是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累积起来的。刘备曾教育儿子刘禅说:「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。」这都是警世名言,值得引起我们深思。所以,一个人应当远离生活中的任何不善行为,祇有防微杜渐,才能永远不会做恶业。
佛陀在偈语中还指出,一个人还应当克制自己,做到不饮酒。对于饮酒的过患,经典中有很多描述,也有很多佛教故事说明了因饮酒引起的悲剧。酒对人的危害,人人都心知肚明,毋庸多加解释。不饮酒不仅对身体有益,而且还可避免各种恶行。
当一个人能够远离诸邪行,戒除饮酒的嗜好,那么他的德行一定会受到别人的称赞了。
七、谦恭感恩,听闻正法
佛在偈语中说:「恭敬与谦让,知足并感恩,及时闻教法,是为最吉祥。」这几句偈语教人待人接物所应当具有的态度。对人恭敬与谦让是一个人谦虚谨慎的表现。对于比我们好的人,我们对他们怀有恭敬与谦让的心态,能够从他们身上学到我们所不具有的优点;对那些不如我们的人,我们对他们恭敬谦让,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与爱戴。我们都知道,没有人会喜欢那些虽有才华或官位,但骄傲自大的人。其实,恭敬与谦让的态度是每一个人处世时都应当具有的态度。古往今来的很多大思想家、大学问家,都是以这种态度赢得别人的尊重的。
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,我们还要知足感恩。这种知足感恩就是对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生活要知足,对我们所享受的别人的劳动成果要有感恩的心。也许你现在的生活与人相比并不尽如人意。如果你不知足,你就会有很多抱怨,当你自己不能够改变现状时,你的这种怨恨就会变为痛苦,使你生活得不快乐。如果你能做到知足感恩,你会感恩你所拥有的一切,从而会有一种好的心境。你还会经常想想很多不如你的人,他们过得还不如你,这样你会对你的生活感到知足。如果你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,你就会感觉到生活的乐趣。
同时,佛陀还告诉天神,一个修行者还应当以感恩知足的心来听闻教法,不断地思惟修行,他会得到更大的快乐,若能按照上面所说去做,就是最为吉祥之事。
八、忍耐顺从,树立正信
佛在偈语中劝人要修忍辱与顺从的品格。佛说:「忍耐与顺从,得见众沙门,适时论信仰,是为最吉祥。」忍耐与顺从的品格是一个学佛者必须具备的品格。从佛陀到历代祖师,在他们修行过程中,都要修忍辱之行,如果不经过这些磨难,一个人便很难有所成就。我们都知道,世事变幻无常,世上不符合自己意愿的事情太多了,对于不如自己意愿的人事,我们就要学会忍耐与顺从,并尽可能加以改变。普贤菩萨在十大愿王中也告诉我们要恒顺众生,学会顺从众生了,你才会与人建立好的人缘。
有了忍耐与顺从的品格之后,我们才能够跟从众沙门来修道学佛。与沙门谈论有关信仰的众多问题,得到沙门的正确指导。从而得到佛法甘霖的滋润,树立对佛法的正信。这对一位学佛人来说,当是最为吉祥之事了。
九、领悟正道,实证涅盘
佛陀在偈语中还谈到了具体的修行方法的问题。佛说:「自治净生活,领悟八正道,实证涅盘法,是为最吉祥。」佛在本偈语中谈到一个人应当善于约束自己,过清净无染的生活。在平时生活中,还要经常修习佛法,体悟佛教八正道的道理。还应按照修习涅盘之法的要求来修行用功。
佛教中的八正道是八种求取涅盘的正道,又作八圣道,是三十七道品中最能代表佛教之实践法门,即八种通向涅盘解脱之正确方法或途径。八正道的内容包括正见、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正定。释迦世尊在转法轮时,所说离乐欲及苦行之二边,趋向中道,即指此八正道。佛学者若能真正如法修持了八种正道,便可趋证涅盘之果。
十、心不外求,无忧无恼
佛陀还劝人要做到心不外求,不被外境所惑,时刻保持一颗清净之心,生活平淡幸福,无忧无恼,便是一种最为吉祥的生活。佛在偈语中云:「八风不动心,无忧无污染,宁静无烦恼,是为最吉祥。
佛教的修行,有时候是修的一种心境。在我们的世间,有很多诱惑在吸引着我们,让我们那颗浮躁骚动的心难以平静,心动引起人欲望的增加,当欲望无法实现时,便给人带来了更多的痛苦。若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,便能够少欲少恼,你也就能够品味出生活的味道。
上述偈语中的八风是指吾人生活上所遇到的「称、讥、毁、誉、利、衰、苦、乐」等八种境界,能影响人之情绪,故形容为风。
关于「八风不动心」,佛教史上还有则著名的典故。故事说,宋朝苏东坡居士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职,和江南金山寺祇一江之隔,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。一日,自觉修持有得,撰诗一首,派遣书僮过江,送给佛印禅师印证,诗云:
稽首天中天,毫光照大千。
八风吹不动,端坐紫金莲。
禅师从书僮手中接看之后,拿笔批了两个字,就叫书僮带回去。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,急忙打开禅师之批示,一看,祇见上面写着「放屁」两个字,不禁无名火起,于是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。
船快到金山寺时,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苏东坡,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地说:「禅师!我们是至交道友,我的诗,我的修行,你不赞赏也就罢了,怎可骂人呢?」
禅师若无其事地说:「骂你甚么呀?」
苏东坡把诗上批的「放屁」两字拿给禅师看。
禅师呵呵大笑说:「哦!你不是说『八风吹不动』吗?怎么『一屁就打过江』了呢?」 苏东坡惭愧不已。
后人把这段趣事戏称为:「八风吹不动,一屁过江来。」修行,不是口上说的,行到才是功夫。
以上是佛陀针对天神如何求得最吉祥的请问,分别从十个不同方面向天神讲述了求得吉祥的方法。佛陀在偈语最后总结说,「依此行持者,无往而不胜,一切处得福,是为最吉祥。」佛陀告诉天神,若人能够按照他偈语中所说的如法行持,他就能够无往不胜,处处得到福德,从而达到最吉祥之境。
我的微信
微信扫一扫
我的微信
微信号已复制
我的微信公众号
微信扫一扫
我的公众号
公众号已复制